詐騙損失達 53 億 港人防詐自信與現況落差擴大

香港正面臨愈趨嚴峻的詐騙威脅。全球防詐聯盟 GASA 與 Whoscall 發布的《2025 亞洲詐騙調查報告:香港篇》指出,城市詐騙形勢在過去一年急速惡化,金錢損失與信任危機同步升溫。平均每年有超過七成市民成為詐騙目標,每人每年要面對多達 202 次詐騙攻擊,相當於每兩日就可能遇上一宗風險。整體年度金額損失達 53 億港元,受害者的人均損失為 6,798 港元,高於東南亞多個主要市場。

雖然市民自信能識別騙局,但現實情況卻未如預期理想。調查顯示,有七成六受訪者自認能辨識詐騙,但即使在最自信的一群之中,仍有不少人最終受騙並蒙受金錢損失。報告指出,這種自信與實際能力之間的落差,使騙徒更容易利用市民的心理盲點得逞。

在各種詐騙渠道中,電話及短訊攻擊依然普遍;但近年騙徒已逐步滲透至社交平台,常見手法涵蓋 WhatsApp、SMS、Instagram、社交廣告與私訊等方式,利用用戶對平台的熟悉度與日常習慣行騙。由於不同渠道的可信度高,辨識難度隨之增加。

調查亦顯示,受害者在舉報時普遍面對資訊不足與不確定性的問題。雖然近七成受害者有進行舉報,但高達六成一受訪者表示案件沒有得到後續更新或通知,削弱整體反詐機制的透明度與民眾信心。公眾期望政府、執法機關、銀行、金融機構、通訊商與平台服務商能共同承擔更多責任,建立更清晰、更高效的協作機制。